电从远方来(百年辉煌)
一
吴涛站在西藏阿里地区一个叫霍尔的地方欣赏美景时,一个稚气的声音问道:什么是电?这是一个穿藏袍的小男孩。有人抢着说:电嘛,是一种能源,很暖和的东西。
男孩更加好奇地问:电从哪里来?
一位小伙子指着雅鲁藏布江流去的方向说:电从远方来。
吴涛暗自念叨,要是在这里建一座变电站,把电送到千家万户,百姓生活就能提高。
半年之后的2020年3月,吴涛接到任务,果真来到这里,参与220千伏霍尔变电站建设,这是阿里联网工程的一座重要枢纽变电站。他所在的陕西省送变电工程公司,承担土建建筑施工、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及投运,他是电气负责人。工作全面展开以后,更能体会到生命禁区施工的难度。4650米的海拔,含氧量是平原地区的一半。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在冬季和大约在冬季的藏西高原,紫外线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冻土层厚,管道冻裂。好整洁的吴涛,竟然一个月没有洗澡。有位同事一件棉工作服,从3月到霍尔,一直穿到12月返回西安。
高寒缺氧使人变得不够敏捷,连呼吸都困难的职工,每天都得上高爬低。土建劳动强度更大,有人晕倒,有人突发心脏病。简单的感冒都可能引起肺水肿脑水肿,疫情期间,发热患者更不敢轻视。为了保证工程进度,重要岗位配AB角,A角无法上阵,B角立即补上。机器同人一样,降效严重。经验丰富的他们,面对熟悉的工作,常常力不从心,但依然严谨操作,认真检查,以达到质量和标准工艺要求。吴涛坦言,从业以来,参与过大大小小上百座变电站建设,霍尔变电站最艰辛,也最刻骨铭心。
荒芜中忽然长出一座现代化变电站,吴涛希望迎来那个孩子,把他拉进用保温材料建起的变电站,感受电的魅力,体悟只要用心,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电源,都能发出光和热。
当一座座铁塔闪着银光,披着彩虹和朝霞,架设到霍尔变电站时,吴涛们非常清楚,他们不仅超越了自己,更创造了人间奇迹。2020年7月26日,阿里电力联网工程全线贯通。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运距最远的超高压输变电工程,是继青藏、川藏、藏中电力联网工程之后的第四条“电力天路”。阿里是中国大陆最后一个接入全国大电网的地级行政区,这个工程结束了阿里地区孤网运行的历史,从根本上解决了当地用电难问题,该线路可为抵边村寨、边防哨所供电,对治边稳藏、巩固国防作用巨大。
二
作为送电人,风华正茂的李小军足可以骄傲,他参加过4条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参与过的3条输变电项目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他本人获得陕西省电力公司优秀班组长、国家电网公司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先进个人、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
按照一年半一个工程计算,他参加过10多个输变电工程建设。从2008年全国第一条±800千伏的云广输变电工程,到2016年世界电压等级最高、输电线路最长、输电容量最大的线路工程——±1100千伏新疆昌吉到安徽古泉的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再到海拔最高的川藏联网工程,从普通工人、项目技术员,到全面主持施工生产工作的副经理,他在业内逐渐拥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从最高走向最高的电网建设铁人。
李小军1994年接父亲班时才16岁,上了两年咸阳电力学校,同父亲当年一样,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见证了中国电力工业蓬勃发展,为中国电力出了一份力。工业兴国,电力先行,无论是西电东输,还是脱贫攻坚,电力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送变电人更是先锋队和播种机。送电人大多在无电区施工,深山老林人迹罕至,风景格外旖旎,尽管辛苦,也见识了秀美山川,了解到多民族风土民情,练就了与各种人和睦相处的本领。
施工从开挖浇筑塔基开始,然后是组塔、架线、输电。通常情况下,一座铁塔与一座铁塔之间相距500米,铁塔高度30到70米不等。如果跨越河湖、深谷,最长跨度1400米,铁塔一般建在两座山顶,塔高可达160多米。在这样高的铁塔与铁塔之间安装间隔棒,从地面攀爬到塔顶,需要半个小时,工器具和饮水随身带,有的间隔棒四五十斤重,体力消耗非常大,午饭得用绳子吊上去。风雪天和冬季,高空作业风险更大,冻伤、刮伤的人有之,李小军就经受过这种考验。
最险不过高空走线,最难不过峻岭组塔。在逶迤千里的山间建塔架线,看似宏伟高大,实则劳神费力。缓坡地带,材料由马帮驮运,陡峭处,索道运输。每座铁塔基础材料40到80吨不等,钢架材料10多吨,总用料也有上百吨重的,都得从山下运到塔基所在位置。
0
参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