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1. 如何推动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时间:2021-06-09 13:34     来源:互联网     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企业分工合作的成本,扩展了企业合作的范围和深度,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企业实现了跨行业合作。为提高效率保持竞争优势,不少大企业加大对非核心业务的剥离实现“裂变”,而大量中小微企业围绕某些平台型企业形成“聚变”。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就是大中小企业以共创共享、良性共生、协同发展的方式创造价值、提升竞争力的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客观上要求产业链中的大中小企业实现同步研发、同步生产、同步销售,以此来深化合作并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十四五”时期提高我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水平,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增强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力举措。  

        发挥大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过程中,大企业起着引领和支撑的作用,这是由大企业的以下特点所决定的。

        首先,大企业有能力进行高强度的技术创新投资。不同的技术创新领域和创新阶段对应着相应的研发投入强度,一般来说,在基础性、原创性领域如生物医药、芯片、软件等往往投资巨大,需要极高的资金规模和全球化的市场运营能力,唯有大企业才能胜任。

        其次,大企业可以通过对中小微企业技术赋能提升所在产业链的竞争力。大企业的竞争力不仅在于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还在于与其他企业合作的范围和深度。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环境中,大企业主动帮助作为供应商的中小微企业提升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产品质量,也可以降低大企业自身的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大企业与大量具有核心技术的中小微企业深度合作,有助于提高大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从而巩固竞争优势。正因如此,现实中可以看到,一些传统制造业大企业会对供应链中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一些互联网企业会无偿开放源代码以帮助中小微企业进行产品开发。

        最后,大企业能够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环境。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那些在技术、品牌、质量、售后服务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得以大幅扩张产能,并因产能扩张摊薄了研发、广告甚至原材料等成本,这使得全球的产能都在加速向优势的大企业集中。大企业通常是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产品的购买者。对于以大企业为销售对象的中小微企业而言,加入大企业所主导的产业链,就有机会获得巨大、稳定的市场订单,这有助于中小微企业在专业领域进行持续投资,从而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企业。

        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

        相较于大企业,中小微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更容易衡量,在探索新的技术方向和商业模式方面具有成本优势。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对小规模生产和微创新的利用能力大幅提升,这使得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日益受到重视,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码制定扶持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政策。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能够容纳更丰富的企业生态和产业形态,更能够促进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我国拥有超大规模经济总量和数量众多企业群落,具备创造各种新的技术链接、开发新的技术应用、创造更加丰富新业态的可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微企业在吸收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微企业和大企业的融通创新,是中国产业链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我国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具备创造更丰富技术创新成果的潜力。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从中也可以看出中小微企业在创新方面的突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商事制度方面锐意改革,中小微企业数量大幅增长,2018年3月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个亿。

        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促进融通创新

        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大量共性问题,从企业内部看包括技术、工艺、管理等,从外部看包括市场规模、原材料价格、融资环境、环保政策等。每个共性问题都能对众多相关企业发展的质和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从宏观管理角度看,解决共性问题是促进各类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具体到创新领域,解决共性技术是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关键。

跟帖

0

参与

0

发表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