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9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获审核通过——
盘活不动产再添利器
本报记者 马春阳 周 琳
作为落实“房住不炒”、推动不动产资产证券化的重要一步,国内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审核通过——5月14日,首批9单基础设施REITs项目获沪深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其中上交所5单,深交所4单,标志着沪深交易所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又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REITs全称是“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是指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通过证券化方式将具有持续、稳定收益的不动产资产或权益转化为流动性较强的上市证券的标准化金融产品。其本质是不动产证券化,可通俗地理解为,资管机构通过一系列产品设计,将流动性不佳的房子“切割”成若干份证券化产品进行买卖,为资金的供需双方提供配置的途径。作为一种收益和风险相对适中的投资品种,公募REITs的出现有望扩展社会资本投资方式,让“笨重”的房地产“轻”起来,丰富居民的财富管理“篮子”,盘活整个不动产市场。
推动形成基础设施投资良性闭环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已经建立了REITs市场。我国REITs起源可以追溯至21世纪初期,但直到2014年,以“中信启航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为代表的类REITs才正式起步。所谓的“类”,是指其和真正的REITs相比,制度设计还不够完善,产品结构上也有一定的区别。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律框架、监管环境和市场条件日渐成熟,加之前期类REITs的实践经验,去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为基础设施公募REITs产品的推出提供了重要支持。
“开展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有利于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进一步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股权融资比重,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在2月25日召开的大湾区基础设施REITs发展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表示,希望各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试点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完善法律制度供给和相关制度安排,促进REITs市场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中国REITs联盟秘书长王刚表示,从企业角度讲,开展公募REITs试点,可以助力存量基础设施资产的盘活,面向社会募集权益型资金,用于企业补短板和新项目投资,培育新的优质基础设施资产,并在条件成熟时再注入REITs中,从而形成基础设施投资的良性闭环;从投资者角度讲,运营成熟的基础设施资产进入资本市场,有助于提供兼具长期配置和稳定分红的金融产品。
“从基础设施REITs产品的特点看,由于其天然能解决一些市场固有矛盾,将对投融资双方产生很大吸引力。公募REITs的出现是时代的选择,有利于丰富我国的资本市场产品,实现金融产品的探索与创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效能,助力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王刚认为。
已审核通过产品种类丰富
4月21日,沪深交易所发布受理4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申报后,4月28日,又有6单公募REITs产品上报,至此,公募REITs上报项目累计已达10单。5月14日,其中9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获沪深交易所审核通过。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获审核通过的9单产品类型较为丰富,涉及高速公路、仓储物流、产业园区、水务等多个领域,项目股东方多为大型央企、国企或者大型龙头民企,项目多位于国家重点战略发展区域。
中航基金公募REITs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4月21日申报的首批4单项目从类型上有特许经营权和园区产权类这两种业态,特许经营类收入比较稳定,产权类的项目资产升值更有想象空间,上述项目均符合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对底层资产的标准和要求。此外,已上报的10单项目,在底层资产质量、业态分布和区域分布等方面都极具代表性,资产质量优秀,现金流稳定,相比于文件中规定的标准有着更高的要求,优中选优。
新华基金梳理首批申报的4单项目发现有三大特征,第一是项目股东方背景突出,均为大型央企或地方国企;第二是项目质地较好,首批项目盈利状况稳健;第三是原始权益人为支持项目成功发行,首批项目原始权益人认购比例都大幅超过规定的20%。
上交所称,将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和部署下,在相关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取得证监会基金注册批复后,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相关流程和要求,推动市场持续做好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询价、发售、上市交易等工作,尽快形成市场规模和市场合力,打造首批试点良好的示范效应。
市场机遇和风险并存
0
参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