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1. 用生命守护“雪山油龙”

      时间:2021-07-25 08:20     来源:互联网     阅读:

        用生命守护“雪山油龙”
         本报记者 周 琳

        盛夏的昆仑山口,依然有些许寒意。7月17日,记者到青藏兵站部某管线大队四中队采访时看到,尽管室外阳光明媚,但营房内依然开着地暖等取暖设备。

        “这里是海拔4800米的高寒地区,冬季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就算是盛夏季节也需要取暖设备。”在玉珠峰雪山脚下的营区里,管线大队大队长李明涛打开了话匣子。

        60多年来,有3条大动脉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别是青藏公路、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和“兰州—西宁—拉萨”光缆通信线路。其中,担负西藏能源安全重任的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尤为特殊。“格拉管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维护难度最大的输送成品油固定管线。”李明涛说。  

        格拉管线于1972年5月由青藏兵站部开工兴建,至1977年10月竣工。该管线沿青藏公路铺设,全长1080公里,其中900多公里管线处在海拔4000米以上严寒地区,560多公里线路铺设在常年冻土地带,翻越10余座大山,穿过108条河流。管线开通后,承担了80%以上的进藏油料输送任务,西藏缺油的时代从此一去不返。

        已在格拉管线坚守了20年的三级军士长崔新泽回忆说:“我第一次参加任务检修时,格尔木路边大多是土坯房。每次看到史料馆里陈列的修建输油管线时用过的锤子、铁锹,露出棉絮的旧棉大衣,敬佩之情都会油然而生。这条铺设在‘生命禁区’的输油管线,是当年万余名解放军指战员和地方工程技术人员克服千难万险建成的。”

        建成管线不易,守护好管线更难。李明涛说:“大队所处平均海拔4000多米,最高点位海拔将近5000米,空气含氧量不足内陆一半,年均气温零下6摄氏度,8级以上大风达120多天,自然环境很差,日常管护难度可想而知。”

        输油管线抢修中,“带油焊接”极具危险性,操作稍有不当就可能引起爆炸。为掌握这项技术,崔新泽找来不易闪爆的柴油反复试验——冬天坐在冰雪覆盖的金属设备上施工;夏天举着焊枪忍受高温烘烤,有时还要在闷热的储油罐里作业。经过反复磨炼,崔新泽终于做到“焊枪在手,岿然不动”,啃下了“高精度作业”这块硬骨头。

        “对新兵而言,战胜精神上的孤独和日常生活的枯燥,比战胜肉体的痛苦更艰难。”已在管线坚守10年的三中队炊事班班长赵炜强说,“我刚来部队时,天气好的时候跟着巡线,天气恶劣时就在屋内学习理论知识。慢慢了解了大队的光荣历史和传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逐步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40多年来,格拉管线大队官兵始终坚守在世界屋脊上,爬雪山、蹚冰河、越戈壁,常年奔波在风雪青藏线,忠诚守护着这条能源大动脉。他们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彰显了军人本色。

        “高原上缺氧,但不缺精神。我们大队因管线而生,用生命坚守这条‘雪山油龙’是每个人的使命。”李明涛说。

跟帖

0

参与

0

发表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