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1. 浙江武义:“超市经济”三十年 闯出共同富裕路

      时间:2021-06-01 11:05     来源:互联网     阅读:

        中新网金华5月31日电(汪旭莹 章馨予)绵延的山,崎岖的路,一度是浙江金华武义南部山区山民们脱贫致富的障碍。

        20世纪90年代,一部分山民尝试走出大山,来到上海及周边城市打工创业,通过开办超市尝到甜头。武义抓住机遇,出台系列政策,大力鼓励扶持山民搬迁下山、开办超市,闯出一条特色致富路。

        几十年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2013年,武义获得“中国超市之乡”称号。蓬勃发展的“超市经济”不仅让当地四分之一的山区民众脱贫致富,还带动武义本地农产品销售、带旺当地旅游发展。同时,富起来的“武义超市人”积极反哺家乡、投身乡村振兴,形成了该县共同富裕的良好局面。

      资料图:武义获得“中国超市之乡”称号。 王小玲 摄

      资料图:武义获得“中国超市之乡”称号。 王小玲 摄

        从零售小店到万人商帮 走出山门抱团“掘金”

        20世纪90年代,第一批“武义超市人”张建平和张仁平两兄弟离开武义县三港乡来到江苏昆山,揣着借来的8万元于车水马龙间寻找致富门路。

        当时昆山作为上海的“东大门”,不少外商来此投资兴业,外来人口一天比一天多。凭着敢拼敢闯、不怕吃苦的冲劲和精明的头脑,兄弟俩在这里开起一家零售小店,并逐渐发展成有一定规模的超市。

        “最早吃螃蟹”的张建平和张仁平不仅“掘”到了第一桶金,也就此点燃武义“超市经济”的“星星之火”。很快,开超市能致富的消息,在当时的武义南部贫困山区引起连锁反应,山民们携亲带友,纷纷到昆山等地开办超市。

        “武义‘超市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帮带,相比最早外出开超市的老乡,我很幸运,不用摸着石头过河,只管赚钱就好了。”2010年到昆山开超市的武义人张晓峰说,先富起来的“武义超市人”不仅不收品牌加盟费,还无私地向一窍不通、寻求帮助的老乡传授经验。

        故乡和异乡之间,武义人以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开创了超市商帮经济的先河,来自家乡政府的资金扶持和服务对接则让超市商帮的羽翼日益丰满。

        例如下山农民文化程度低、启动资金少,武义便成立超市经济服务中心,邀请专家手把手帮助农民创业创收,并联合政银企力量设置5亿元“超市·信义贷”,最多可为每名超市业主提供300万元贷款。

        30年间,一批批超市抱团发展,织就了一张庞大的武义“超市经济共富网”,实现从零售小店向大型购物中心的转变。

      资料图:武义特产在超市货架售卖。 谢凌 摄

      资料图:武义特产在超市货架售卖。 谢凌 摄

        从草根创业到百亿产业 跨界融合实现共富

        江苏、安徽、山东、上海、甘肃、四川……“雨后春笋”般兴起的武义超市逐渐遍布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全国20多个省市,也随之带来了大量用工需求。

        武义政府主动对接在外超市,长期免费开展超市店长、营业员培训班,源源不断地为在外超市输送优秀员工。截至目前,武义累计培训5万余人。

        对于武义农户特别是山区农民而言,“超市经济”已然成为他们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加速器”。

        在“易家福”“万客隆”等几家大型连锁超市里,都设有武义产品专区。从山茶油、宣莲和茶叶等农产品,到保温杯、文具等日用品,近80款武义本土产品走出大山,通过家乡超市平台摆上货架,展现在全国各地民众面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长三角地区的武义特产专柜已达270余个,每年通过武义超市销售的本土特产销售额超亿元。

        长此以往,这些超市还间接成为武义地方旅游的免费推介窗口。近年来,各大武义超市通过设置宣传展示窗栏、升级旅游购物卡等形式,积极打造武义旅游宣传新窗口,将顾客转化为游客,拉动武义旅游经济。

        眼下,武义超市集中的长三角地区已成为该县旅游的重要客源地,源源不断的上海、苏南等地民众通过超市了解武义、走进武义,带动了武义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的持续增长。

        到2020年,武义县共有20余个超市专业村,2万余名武义人在全国各地开办超市1万余家,年销售额600余亿元。

        从背井离乡到超市乡贤 反哺家乡山村发展

跟帖

0

参与

0

发表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