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无视人民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而没有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一句空话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新发展理念作为一个理论系统,不仅彰显了“何为发展”的理论高度,还凸显了“为谁发展”的价值导向,更回答了“如何发展”的实践性问题
□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绘就了波澜壮阔的时代新图景,《建议》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议》要求在今后一段时期“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突出了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对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了深刻阐述,强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当前必须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揭示了发展与人民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无视人民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而以人民为中心是通过发展来实现和保障的,没有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一句空话。
《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见,人民性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是我们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切入点、着力点、落脚点。“十四五”时期所追求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国家治理等六大目标,从根本上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化。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维护和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检验发展成效的基本尺度,才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不断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筑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站在新的发展阶段上,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三大差距”,增强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要义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基于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与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十三五”时期正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才能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由“量”到“质”的飞越,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迭代升级,续写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崭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再次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须把发展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高质量的创新发展,就是要解决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活力,提高创新对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推进高质量的协调发展,就是有效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补齐短板;推进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就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蓝天、碧水、净土的发展样态;推进高质量的开放发展就是要实现内外联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提高对外开放的总体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推进高质量的共享发展,就是要解决公平正义问题,实现发展价值的公平、彰显发展红利的普惠。
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系统性推进的顶层设计
坚持系统观念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大原则之一。《建议》提出了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等12个重点领域的思路和重点工作。仔细研读就会发现,以上工作均含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逻辑线索。这就把新发展理念转化为统筹重点工作的行动纲领,指出了新发展理念如何落实促进发展的具体思路。
0
参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