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5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之后,国家就将投资的重点放在“两新一重”,即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方面。“两新一重”具有兼顾短期与远期目标,“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是党中央国务院基于中国全面发展的需要,根据当前国内外局势作出的重要规划,对于中国当前的困境突围和社会跃迁具有重要意义。
“两新一重”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立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对于中国当前应对外部不确定性具有重大意义。而“两新一重”夯实经济基础,能够有力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立。
“两新一重”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扩大并优化投资,加快国内产业链的建设、完善与提升,顺应市场规律而又不受市场规律的限制,在双循环构建的过程当中能够发挥必要的和不可缺少的作用。“两新一重”项目投资应与双循环的构建紧密结合:一是瞄准漏点。针对内部产业体系的不完整之处进行投资,抓紧时间针对那些国内需要,有能力生产而又不能生产的产品进行投资,避免被国外“卡脖子”。二是弥补产能不足。针对那些国内目前虽然能够生产,但是产能还不能充分满足需要的产品进行投资,扩充产能,必要时可以进行一定重复投资和建设,强化竞争能力,以防万一。三是促进产业升级。有些产品中国目前具有生产能力,但是技术水平不够,难以满足社会及市场的需要。这时候不能进行低水平重复建设,而是要进行高水平的投资。四是为产业升级打好基础。通过推动“两新一重”,鼓励创新及技术引进,为产业升级打好相关基础。五是为产业的完整及产业升级创造社会及市场条件。“两新一重”可以扩大社会有效需求,改善需求的层次,从而吸引更高水平的投资。六是培育新产业,激发新动能。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5G、新能源、人工智能和量子通信等领域,均为中国已经实现或者有可能实现赶超的重要领域。
“两新一重”激活政府与市场两个积极性。内外双循环格局背后的重要支撑是政府与市场双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既要依靠市场机制发生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政府的主观能动性。“两新一重”为两个循环提供动力和压力。
“两新一重”在国际大变局中抢占先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外部环境总体上陷入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逆全球化”倾向明显,疫情全球化让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给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带来全面冲击。
“两新一重”加快内循环建设,激活内生动力,能够改善中国在当前国际竞争的不利局面,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改变,抢占先机。面对恶劣的国际环境,“两新一重”进一步改善中国的经济状况,从经济的供给端与需求端同时发力,一方面提升中国的生产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中国世界工厂的作用;另一方面扩大内部市场,加强经济的内生动力,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提升中国作为大市场的要价能力。
“两新一重”能够以投资带动投资,实现引致投资、稳定经济的目的。疫情全球蔓延之下,如何启动投资是西方经济调控的重大难题。中国启动“两新一重”等政策,社会综合竞争优势不断凸显,对全球资本的吸引能力不断上升,吸引外资出现了“V”型反转,从而进一步加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强了抗击外部不确定性冲击的能力。
在贸易战及全球变局的压力之下,“两新一重”在机制上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基础,将在中国实现科技自主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突破外部科技封锁,迎头赶上,扭转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不利局面。
“两新一重”在国际博弈及变局当中抢占先机。今天,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早已不再是当年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而是超大规模的供应链网络所带来的成本控制能力及综合效率,而供应链网络又是立足于发达的基础设施之上。“两新一重”能够显著改善中国的基础设施,从而进一步强化中国的供应链网络综合竞争能力,允许中国在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相对西方国家保持甚至强化代差优势。
中国推出“两新一重”,一方面防备当前全球经济可能的进一步恶化甚至世界经济大危机,另一方面也为世界经济重新进入全球化的轨道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国际局势改善,中国也可以先行一步,抢得先机,在世界的发展进程中争取先发优势。如此,则无论未来全球经济走向如何,中国都将立于不败之地。
0
参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