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间数量突破30万个,呈爆发式增长
工业App,开启工业互联网蓝海
本报记者 乔 地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工业以及与工业相关的市场空间巨大,工业领域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应用需求加速释放,正在推动软件向工业领域渗透融合。
12月中旬,全国工业App和信息消费大赛总决赛落下帷幕,本次大赛涵盖多个领域,包含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等,大赛为这些重点领域提供了一批解决方案,在本次比赛中,共有69个项目获得奖项,为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索。
在大会闭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总工程师韩夏指出,希望产业各方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提升产业供给能力;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加强产业发展载体建设;以多方协同为纽带,构建工业App生态体系;以完善政策为保障,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据了解,工业App在我国起步较晚,2017年才刚刚走过萌芽阶段,然而短短3年内,我国工业App总数就爆发式地增长到30万余个,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百万规模。到2030年,工业App开发和应用过程都将被人工智能技术颠覆,工业App在工业内无处不在。
制造业迈向数据驱动新阶段
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正在构筑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制造业新体系,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驱动制造业迈向数据驱动的新阶段。
据了解,互联网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互联网用户和服务器等网络设备,主要是大量的文本数据、社交数据以及多媒体数据等,而工业数据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数据、工业信息化数据和产业链相关数据。
当前,制造业亟须从低价值的组装、制造型经济向高价值链的服务型经济转型升级,产品不单单要满足原有的功能需求,还要激发如工业数据等的附加价值,衍生出更多的增值服务。
中信重工矿山装备工业互联网平台工程师李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工业数据最大的特点是海量、无序。仅仅单个数控机床,每秒产生的数据就多达400M。一个简单工厂,即便只有5条产线,每条产线有10个工位、10台设备,每秒钟的数据产量就达20G。
“如此海量的数据,在工业发展的数百年历史上,一直没有发挥出真正的作用。”李勇说,直到2012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要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融合起来,工业数据的价值才逐渐得到重视。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工业以及与工业相关的市场空间巨大,工业领域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应用需求加速释放,正在推动软件向工业领域渗透融合。可以说,工业App是工业技术软件化的重要体现,也是释放工业大数据价值的主要途径。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杨宇燕表示,加快培育工业App,充分发挥软件在整个工业领域的赋能、扶持、复制的作用,对于提升工业互联网产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多个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记者了解到,相对于传统工业软件,工业App是面向工业场景的应用软件,具有轻量化、定制化、专用化、灵活和复用的特点,用户可以根据产品制造需求的不同,围绕工业场景分析、建模、开发和使用工业App。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郝敬红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工业App是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价值的最终出口,是面向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相关业务(设计、生产、实验、使用、保障、交易、服务等)的场景需求,是把工业产品及相关技术过程中的知识、最佳实践及技术诀窍封装成应用软件。用户通过对工业App的调用,可实现对特定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业App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共建、共享和网络化运营,支撑制造业智能研发、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
我国在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建设起步较晚,而国外巨头提早布局,工业App已在多个场景落地应用。如质量检测方面,某钢厂与英特尔合作开发钢材质量检验的App,可通过对生产线可视化,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识别其中的划痕、酸洗来替代人工检测,提高了检测成功率,并降低了人工成本;故障预警方面,美国Uptake公司开发的一款机械状态监测和故障预警的工业App成功接入超过300万个工程项目,目前该公司估值已超过23亿美元。
不少企业的实践证明,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工业模型和工业App应用,是实现工业生产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的最佳路径。几年前,相当多的一线工人还从事着重复、低端的检测和检修等工作。而目前,智能制造的实施已让这部分从业人员的工作形式和工业内容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们逐渐离开生产一线,享有更好的工作岗位与劳动环境。人的工作将从直接控制机器和生产资源转为通过工业App控制机器,甚至由工业App自行控制机器。
0
参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