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1. 150余个展项亮相北京科技周 包括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模型

      时间:2021-05-24 10:23     来源:互联网     阅读:

        150余个展项亮相北京科技周

        包括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模型、四足仿生机器人等;首次在石景山首钢园设立科幻分会场

        北京科技周活动开幕,活动将持续至28日。科技周主会场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室内主题展区1000平方米,户外互动展区4000平方米,共展示150余个展项,包括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模型;去年成功下潜至10909米深的载人深潜器“奋斗者”号模型;50kg级电驱动四足仿生机器人等。

        今年北京科技周首次设立科幻分会场,同时设有“三城一区”分会场、城市副中心分会场。北京“云上”科技周虚拟展厅也将同步上线。  

        北京科技周自1995年起连续举办,今年是第27届。

        新京报讯 2021年北京科技周昨日开幕,今年的科技周首次设立科幻分会场。分会场位于石景山区首钢园,观众可以欣赏到脑洞大开的“科幻世”科技艺术概念展,分会场还将举办“科幻之夜”活动以及10余场科幻大咖直播和5场科幻主题论坛、沙龙,活动将持续至28日。

        利用VR、AR、MR等营造未来空间

        记者在首钢园三高炉看到,颇具未来感的《科幻世》科技艺术概念展惊艳亮相。利用VR、AR、MR及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策展人员营造了一个炫酷的未来空间。在高炉空阔的环境中,回荡着时而缥缈空灵、时而激烈的音乐。

        “这就是我们的宇宙八音盒装置。”一名参与创作的清华大学学生称,他们通过卫星收集了宇宙各个方向的波形数据,包括伽马射线,电磁波等,在把这些数据进行转化成人耳可以收听的声音,同时根据各星球的光谱生成不同音色,邀请中央学院的师生进行艺术化创作。目前,主创团队已经做了十几段音乐,每段音乐长达2分钟。

        身份镜像装置“再造”一个自己

        另外一套身份镜像装置由于互动性强,也吸引了众多观众体验。装置可以捕捉观众的“人脸信息”,在镜像中生成一个虚拟世界的人像,类似于科幻电影中的角色。借助人工智能和小程序,虚拟人像可以和观众进行对话。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套作品探讨当前人的属性被数据化的问题,促使大家反思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身份交织的问题。

        据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介绍,分会场的展览共展出50余件套艺术作品,展览面积3000余平方米,充分利用首钢工业遗产的空间特色,打造一场探索科学技术美学边界的科幻视听盛宴。他推荐观众来体验沉浸式的光影秀,“这场秀将视觉和科幻概念紧密结合,时下最流行的虚拟偶像也将带来精彩演出。”

        看点 1

        花样滑冰比赛服面料 可承受运动中强力撕扯

        赛场上,花样滑冰运动员华美的比赛服饰,与运动员优美的身姿相得益彰。在主会场“高性能多功能冬奥服装服饰”展台,摆放着两套为世锦赛冠军隋文静、韩聪量身定制的比赛服。展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比赛服采用三维人体扫描技术,可以获得运动员人体的关键指标,“现在展出的是双人滑选手隋文静、韩聪在日本琦玉参加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比赛时穿的比赛服,尺码是按照两位运动员的身体来确定的,相当于给运动员的高级定制。”

        她说,制作花样滑冰的专业服饰使用的材质是氨纶纺纱,其特点是高弹、透气、透湿,适合运动员的运动需要。花样滑冰运动员的比赛服中经常可见纱网状的材质,纱网薄如蝉翼,但必须同时保证能够耐受运动过程中的强力撕扯。“我们在高科技手段下,为服饰面料做了风洞测试,保证面料的强度可以承受运动员的运动力量。”

        看点 2

        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助力水污染预警

        主会场里,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就像人有指纹一样,所有的物质都有它的‘光谱指纹’,比如氧、氮,在光谱中对应不同的波段,我们应用量子点光谱技术的组合器件,对被测物品反射的光谱进行分析,按照光谱和物质的对应表,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测试样本中所含的物质是什么。”展位工作人员说,量子点光谱传感技术的主要原理,是把量子点材料有规律地打印在芯片上,构成量子点芯片,这样的芯片代替了传统光谱仪的分光器片,大大缩小了光谱仪体积。“把量子看做一个玻璃球,每剥开一层,它就会显示出一种颜色。层层剥开,每层颜色都不同,应用了量子点纳米材料这一独特的性质,使芯片可以识别不同波段的光谱。”

跟帖

0

参与

0

发表评论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