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全球“店王”
本报记者 朱松梅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
2020年,华贸中心主力店SKP的销售额达177亿元,不仅连续十年蝉联中国“店王”,而且首次超越英国哈罗德百货,问鼎全球“店王”。
云集全世界的优质商品,客流辐射华北地区……13年,从无到盛。这不仅仅是一家百货商场的崛起,也记录着北京城市更新、市场能级提升,吸引力、影响力不断增强的历程。
疫情之下的全球“店王”,更显珍贵。可以预期,当一切步入正轨,长安街的东段,将成为北京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引擎,为打造“世界的商圈”提供更强大的动力。
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
车行至大望桥,举目便能看到华贸中心东北侧,矗立着一根高大烟囱。这是这片时尚之地中,少有的过去的痕迹。
上世纪80年代初,东三环附近是厂房连片的工业区,八里庄的老住户曾回忆,当时附近根本没有10层以上的高楼,大烟囱倒是有几十根。后来,这里变成了城乡结合部,八王坟长途汽车站建在附近,开往京东的公交车也多在此停靠,街边是烤串、小吃店,人流密集,交通不畅……
改革开放、CBD的建设给这片区域带来新机,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国际驻华机构和各类外商投资企业聚集于此。国贸以东的大望路,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一张拍摄于2003年的老照片显示,大望桥北侧,一片工地上,10余台塔吊同时挥臂施工,四周的围挡上大字醒目:“华贸中心,世界的商圈。”
这不是大话,这是一个可行的目标。
“从内循环看,朝阳的商圈占全市总数的二分之一,是消费大区;从外循环看,朝阳又是首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则智库研究员程国防说。
的确,自上世纪50年代起,朝阳区就是北京对外开放的窗口,目前辖区集中了几乎全部的驻华使馆,以及90%的国际传媒机构、80%的国际组织和70%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近年来,朝阳更是着力营造类海外环境,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建设,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如今,这里已是世界级商务中心区,可媲美纽约曼哈顿、巴黎拉德芳斯。在宏观经济受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北京CBD逆势而上,2020年税收过亿元楼宇达122座,并诞生了全市首座“百亿元楼宇”。
程国防表示,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如今的朝阳区,正成为链接“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因此,对标全球顶尖城市,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世界时尚之都,已是必然之举。
良好的城市发展基础和深厚的消费潜力,不仅孕育了“店王”,更为北京打造“世界的商圈”奠定了基础。
与国际时尚“零时差”
20年前,华贸中心所在地曾是热电厂的厂区。这片15万平方米的地块,曾差点儿被规划成普通住宅和大型超市。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高端品牌的消费需求迅速增长,但符合国际一线品牌要求的开店场所很少。华贸中心敏锐地抓住这一商机,“高端定位”成为这一地块的发展方向,也向“店王”的崛起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经过4年建设,2008年,华贸中心及其主力店新光天地(SKP前身)正式亮相。10余年来,与国际时尚“零距离”,一直是这家商场的追求。
在欧美国家,买手店已有百余年历史。上世纪60年代,伦敦、巴黎等城市兴起了独立的街边小店,经营者常担任着产品设计、采购等职责。买手的精准眼光和独特品位,吸引着追求个性的顾客。
“买手团队的培育周期非常长,需要花五六年甚至更长。”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买手往返于世界各地采购,他们不但要站在时尚最前端,也需要掌握服装设计、终端零售、渠道整合等多项技能。
SKP是北京最早招募买手团队的商场之一。
2014年,SKP地下一至地上五层都布局了自营买手店“SKP SELECT”,集合了200多个国内外设计师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个性、时尚的优质商品。“通过自营买手团队,SKP把全球最新时尚带给中国消费者,同时缩小全球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丹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买手店还为国际品牌进入北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不少小众的国际时尚品牌,虽未在中国开设门店、专柜,但借助SKP买手店,走进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
2019年年底,SKP南馆开业,很多人都惊讶于一个细节:不论是多么知名的国际顶级品牌,全部按照商场的要求,统一店招式样。
0
参与0